长春日报:《长白行》试水文创产业路



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行走在大学校园中,令吉林动画学院服装设计学院服装系的曲媛老师倍增优雅与自信。27日,当她向记者展示刚刚在“长春印象”巾帼手工艺创客大赛上,斩获一等奖殊荣的《长白行》系列中的一条纱巾时,这个在创新的欧根纱面料上运用亮眼设计来展现长白山文化的“装饰品”,顿时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长白山天池、植被、东北虎……一方纱巾虽小,但却承载着曲媛带领的服饰设计第一工作室的创意产业梦。

初衷路上“小插曲”成激励

当人们对旗袍的认知仍停留在王家卫导演拍的电影《2046》时,吉动服装设计学院院长徐欣已经开始琢磨在欧根纱上做篇大文章了。在带领团队创新面料后,一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服装系服饰设计第一工作室的肩头——设计一套将旗袍传统元素与现代欧根纱融于一炉、兼具长白元素与地域文化的服饰系列。于是,工作室的老师、学生们放下案头工作,纷赴长白山采风。采风过程中,团队通过录影、拍照、笔记等形式记录下大美长白的植被、动物、山川、河流,这些日后都成了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老虎多给人凶猛之感,但当一件领襟处绣着虎头的欧根纱旗袍摆在眼前,却只剩下创意的美感。传统的立领、盘扣,加之受长白山天池启发而采用的天池原色面料,现代色彩中不忘透射悠远古韵。不仅有旗袍,该系列中的裙子、披肩、罩衫、纱巾,均采用同样的设计理念,令人眼前一亮。在曲媛眼里,将多种元素的交织、融合的创意理念,是《长白行》此番得以折桂的主要原因,而设计之初只为实现吉林动画学院“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理念的她,将这次获奖视为“在初衷路上的一段令人备受鼓舞的‘小插曲’”。

获奖后发效应是侧重市场

宫廷戏中的服饰、各民族的头饰、影视剧里经常见到的各色首饰……陈列着学生们设计“作业”的服饰设计第一工作室,仿佛变身影视拍摄基地的道具库。这在常人眼中不禁惊叹的林林总总的创意作品,却衬托着工作室师生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当初设计《长白行》系列产品,是提升学生技能素养的一次“练兵”;虽然陈列着的各类奖杯与证书,印证着该工作室屡屡在设计赛事中交出漂亮答卷,但此次意外获奖,还是振奋了这个不到10人的设计团队。本次创客大赛路演环节负责人、设计团队教师李辰告诉记者,“纯艺术品具备展示功能,《长白行》却是艺术品与实用品相结合的成功范本,它更利于市场转化。”以获奖为起点,工作室正要趁着新学期的开始,而着手借助《长白行》的面料、式样等做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工作室会陆续设计该系列的小方巾、配饰和包,我们的优势在于手工艺水平达到了定制的标准,这也是获奖原因之一。另外,我们考虑了市场需求,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受众面更广的同时,也宣传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未来,该工作室有望引进、更新设备,更好地辅助设计人才完成制作。

文创渴求与旅游产业对接

过去一提以文创产品走产业化道路,大有纸上谈兵之感,可自拿到一等奖证书那一刻,《长白行》可谓喜讯不断。不仅颁奖现场即与长春市树信服装有限公司签订定制服装协议,其系列产品还得到了长白山旅游景区的青睐。“吉林省目前仍缺乏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特别是专门为长白山‘订制’的文创产品。《长白行》借助艺术的手段,将吉林省地域元素无限放大,集高雅的小众艺术气质和接地气的大众艺术情怀于一身,所以获得了旅游部门的肯定。”曲媛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未来的长白山景区,这行走在服饰间的东北风情极有可能惊艳各地游客,成为文创产品与旅游产业对接的成功之作,一解我省旅游产品之“急”。

据记者了解,今年该院服装系第一批2013级毕业生将走向工作岗位,通过此前创办工作室的形式,设计人才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即已开始向适于市场需求的人才转型。就已陆续向企业投递简历的应届毕业生们反馈显示,服装设计、化妆造型设计等人才的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找到有意向的企业。显然,一批将创意设计产品与市场对接、与旅游产业对接,以优秀文创产品加入城市文化产业大军,助推长春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正待涌入市场大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