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2022中国·吉林影视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找准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新路径

  • 首页 >
  • 媒体吉动

时间:2022-08-28 14:08:00

编辑:吉林动画学院

浏览:


 

 

  (本报记者 毕馨月 实习生 赵倍聪)“现在的年轻观众尽管会迎合潮流,但真正追捧的仍然是艺术审美凸显的作品。抛却审美、只为迎合市场的影视作品,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2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电影论坛板块活动——2022中国·吉林影视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开门见山,直指论坛主题——新生代影视教育赋能产业发展。


2022中国·吉林影视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赵滨 摄
 

  论坛上,受邀嘉宾结合时下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革新、跨界合作等话题深入讨论,为提高影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影视文化交流互鉴与产业合作共赢出谋划策,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助力长春文化创意城和长春国际影都建设,为中国影视教育和产业发展赋能。

强化审美教育
提升影视人才素养

  近10年来,中国影视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影视创作上呈现出的新主流形态创作取得佳绩,生产创作出《长津湖》系列、《跨过鸭绿江》《雄狮少年》以及《觉醒年代》等大众认可度极高的优秀影视作品。但在周星看来,具备高艺术段位的作品比例仍显不足,究其根本还在于越来越多的年轻电影人正在成为市场发展与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如何将审美教育融入影视教育,使年轻人在发力创作之前,率先触达审美领域,这在当下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行业要蓬勃发展,就要让影视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媒介素养、审美素养都能落地,影视教育不能一味追逐高技术化、高市场收益,最基础仍应是审美教育。”周星说。

  这一观点,在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的论点中也得以印证。马黎认为,只有具备明确的价值引领,才能创作出有品质的作品,才能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

探讨“共同体美学”
推动影视产业良性发展

  “‘共同体美学’就是共同创造的美学,也是共享的美学。以现代化理念推动中国电影发展,使影视作品的艺术水准能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这是‘电影强国’的重要支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一番话,为现场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打开了“一扇窗”。

  饶曙光认为,“共同体美学”是建立在“我”思维基础上的“他者”思维。“我”思维强调的是画面的主体性,而“他者”思维则要照顾到观众的感受,即坚持在不同层面开展“共同体”叙事,这样做才能实现艺术与市场的更高层次的平衡。

  目前,电影市场存在观众“看不懂”个别艺术影片的问题,对此,饶曙光认为,解决创作者与受众间的理解偏差问题,恰恰是“共同体美学”所要着力探讨的话题,即只有当创作者的风格表达能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满足观众需求,从而真正推动电影业良性发展。

培育更多人才
助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列出一组数据来说明中国影视行业现状——2021年,中国影视行业市场规模为2349亿元,同比增长23.2%。随着中国人均文化娱乐支出的提升,预计到2024年,中国影视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3618亿元。

  胡占凡认为,本次论坛主题印证了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交融发展的内在逻辑。他以吉林动画学院举例,认为吉林动画学院发挥自身影视教育与产业优势,依托长春电影“摇篮”的文化底蕴,为中国影视界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专业人才,并打造出多部影视精品,值得借鉴。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范宗钗则认为,网络视听行业作为影视文艺的新力量、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正在不断为内容创新赋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题主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三者是推动新时代影视艺术创造精品化、多样化,实现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法宝,也将成为找准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新路径的有力支撑。”

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联系我们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识路168号

电话:0431-87021917

Top